|包揽各项体育赛事直播
学术报告环节,多位知名专家分享了天然药物化学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浙江中医药大学的开国银教授带来了题为《药用植物中活性成分生物合成的分子调控》的报告;中国药科大学的罗建光教授以《天然萜类聚合物的发现与活性研究》为题,详细阐述了中草药中的一系列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调控机制和不同结合形式的萜类聚合物及其活性,对阐明传统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促进其开发应用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安徽中医药大学的方成武教授结合安徽省中药资源的地理、人文环境等特点,对安徽地道药材、优质药材以及特色民间药做了详细阐述,并提出了永续利用中药资源的宝贵意见。
上海交通大学金慧子教授解读了DHI抑制非霍奇金淋巴瘤细胞增殖的效应及作用机制;安徽中医药大学吴德玲教授从药用菊花产业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对不同品种药用菊花的选育及品质提升方法进行阐述;中国药科大学的王小兵教授通过对多个天然产物的结构改造实例进行说明,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活性天然产物的结构修饰和创新药物研究之间的关联;浙江大学药学院唐宇研究员以《基于定量核磁的中药质量评价技术及中药数字标准物质研究》为题,对定量核磁共振技术在中药分析领域中的应用进展做了详细的介绍。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吴彤教授、浙江中医药大学开国银教授分别担任上半场学术报告环节主持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洪然教授对双面亚硝基在生物碱合成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中国药科大学张浩教授以RNA结构蛋白研究为切入点,对天然活性分子治疗肝脏疾病的机制进行了阐释;杭州师范大学的周建良教授从多途径、多靶点、多通路的角度对中药抗肿瘤活性成分发现与作用机制进行介绍;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张亚中教授以《聚焦中药质量标准内涵研究,促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为题展开论述,从产学研一体化的角度,对提升中药材质量管理、推动中药材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探索。安徽中医药大学的欧金梅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廖苍松研究员、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李医明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吕祁副教授、浙江工业大学的王鸿教授分别作了题为《药用梅的遗传多样性研究》、《酶甲基化与氟甲基化研究》、《天然肥大细胞稳定剂研究》、《基于巨噬细胞功能调控的抗溃疡性结肠炎药物发现》、《海洋天然产物发现与资源利用》的报告,从宏观到微观多角度介绍了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开发。中国药科大学罗建光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金慧子教授分别担任下半场学术报告环节主持人。
本次大会自发布征文通知以来,获得了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经过组委会审评,最终评选出一等奖四名、二等奖九名、三等奖十四名。
颁奖环节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洪然教授、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的吴彤教授为获奖代表颁奖,并合影留念。附:获奖名单
撰稿:上海市药学会天然药物化学专委会
审核:叶阳、刘丙龙